ManBetX官方登录器 ,免費提供專業的manbetx3.0 、資訊、知識、供應商、生產廠家等等

ManBetX官方登录器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複合麵料資訊

複合麵料資訊

“東桑西移”的變與不變

城南二哥2022-12-06 14:48:24複合麵料資訊365來源:複合布料_ManBetX官方登录器

  十多年來,我國蠶桑業的分布格局悄然改變。數據顯示,廣西、四川、雲南、貴州四省區桑園麵積占全國的59.4%,東部傳統產區桑園麵積持續減少;西部蠶區蠶繭產量在全國的占比由2001年的35%增加到2020年的79%。“東桑西移”工程正逐步完成,蠶桑產業開啟了新的多元化發展格局。

 “東桑西移”的變與不變

  2000多年前,張騫從西漢都城長安出發,途徑河西走廊,進入中亞、西亞,抵達波斯、羅馬等國,開辟了連結古代亞歐大陸文明的絲綢之路。在這條全長6440公裏的商路上,絲綢是最具代表性的貨物。

  栽桑養蠶、繅絲織綢,是華夏先祖的偉大發明,對中華民族乃至人類社會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在中華五千年文明演進中,農桑並重,“天子親耕、皇後親蠶”為曆朝曆代所遵奉。

  2000多年後,蠶桑業依然是我國農業產業的重要組成,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覷。在1950-1999年的50年間,中國絲綢出口創彙總額達446億美元。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絲綢出口創彙是我國僅次於石油的第二大產品。作為全球蠶業第一大國,我國的蠶繭、生絲產量均約占全球的3/4。

  蠶桑業的分布格局與自然經濟條件和社會經濟狀況緊密相關。宋朝以後,蠶桑絲綢業向長江中下遊、珠江三角洲地區集中;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深入,東部省份經濟崛起,土地勞動力成本上漲,勞動力密集的傳統蠶桑產業逐漸失去了比較優勢。2006年以來,國家開始實施“東桑西移”工程,把蠶桑基地和初級繭絲綢加工的中心移向西部地區。

  十多年來,我國蠶桑業的分布格局悄然改變。數據統計,西部蠶區蠶繭產量在全國的占比由2001年的35%增加到2020年的79%。“東桑西移”正逐步完成,蠶桑產業開啟了新的多元化發展格局。

  從東部沿海到中西部地區——

  變的是地點,不變的是情懷

  “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這是《詩經》中對女子采桑養蠶情景的生動描繪。今天,這樣的情景仍在。

  “春分蛾子穀雨蠶”,溫潤穀雨時節正是八桂大地桑樹枝繁葉茂的時候,此時也正是蠶農們最忙碌的時候。

  清晨,附在桑葉上的露珠隨著太陽的升起漸漸蒸發。露水幹了之後,廣西百色平果市的阿霞就開始采摘桑葉。摘桑葉看似簡單,卻要耗費不少人工。砍樹枝、堆積桑葉、打捆,她熟練地完成采摘流程。而後,她把一捆捆鮮嫩的桑葉背回家,喂飽嬌嫩的“蠶寶寶”。

  阿霞養蠶已經有9個年頭,如今她在政府成立的合作社內養蠶,並且有專門的雲平台幫忙監控養蠶過程。遠在廣西南寧的時宜桑蠶產業示範園內,專家們可以通過互聯網雲技術對阿霞進行遠程指導。

  這家桑蠶產業園由陳國民成立。陳國民是浙江海寧人,生於桑蠶世家,家裏五代人都靠種桑養蠶為生。他從小隨父母早出晚歸穿梭於桑田,經過多年的耳濡目染,蠶桑文化早已經根植於心。

  2006年,隨著“東桑西移”政策的實施,陳國民子承父業來到廣西,在南寧市邕寧區創立了現代化桑蠶種養基地。“廣西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一年可以產10批蠶繭,所以我就決定留下來不走了。”與生俱來的桑蠶情懷,讓陳國民從此紮根廣西。

  廣西高溫濕潤的氣候十分適合桑樹的生長,一年10個月都能養蠶,最多時候可以養到12批,但陳國民的老家浙江一年隻能養4批。

  雖然擁有有利的氣候條件,但是帶著村民養蠶的路並不順利,蠶存活率不高。這個問題一度困擾著陳國民。

  蠶從出生到化蛹需要25天左右,每3-4天是一齡,以前村民買的蠶苗都是3齡蠶,陳國民的基地也是買3齡蠶,但養了幾次他發現,3齡蠶太小,體質弱,容易染病,存活率低。於是他開始試著育苗,經過幾次試驗他發現蠶苗養到4齡體質更好,存活率能達到95%以上。

  帶著滿腔希望,陳國民將4齡蠶賣給村民,期待村民養的蠶能和自己的蠶存活率一樣高。結果卻是存活率依然不高,有的甚至還不如3齡蠶,這讓他感到非常不解。

  偶然一次機會,陳國民和村民一起采摘桑葉,他終於解開了心中的疑惑。村民采摘桑葉時候是新老桑葉混采,而4齡蠶需要鮮嫩的桑葉,否則會劃傷嘴巴,容易感染,影響了存活率。

  找到了問題所在,尋求解決辦法就有了思路。之後,陳國民賣蠶苗前,都給4齡蠶多喂一餐鮮嫩的桑葉,等村民們再喂食時,蠶的嘴巴已經足夠堅硬,不會被劃傷了,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存活率。

  現在,在陳國民的帶動下,當地村民的蠶苗存活率都到了95%以上。村民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戶有桑蠶田,蓋樓不愁錢。家有三畝桑,生活奔小康。”陳國民的產業園區也成為全國首家規模化、集約化桑蠶產業示範區。

  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桑園麵積1179萬畝,其中,廣西、四川、雲南、貴州四省區桑園麵積700萬畝,占全國的59.4%,比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東部傳統產區桑園麵積持續減少,江蘇、浙江分別為47萬畝、38萬畝,同比分別降了9.6%、13%。

  “世界桑蠶看中國,中國桑蠶看廣西”。如今廣西依靠得天獨厚的優勢,蠶桑產業成為重要民生支柱產業和優勢特色產業之一。蠶繭、生絲產量分別約占全國的55%和35%,為促進廣西農業增效、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做出了重要貢獻。

  目前,陳國民的桑蠶產業示範園已輻射帶動4萬多農戶種桑養蠶。“我父親自1992年就在廣西推廣桑蠶產業,我對廣西懷有深厚的情誼,種桑養蠶也一直是我的初心,我會一直堅持做下去。”陳國民說。

  從農戶散養到集約化工廠養殖——

  變的是養殖技術,不變的是蠶繭品質

  我國古史中有伏羲“化蠶”、嫘祖“教民育蠶”“治絲繭以供衣服”的傳說。新石器時代的考古發現表明,在距今5000多年以前,先民已經開始養蠶取絲。

  蠶絲是一種蛋白纖維,製成的絲綢與人體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兼具較好的散熱性和保暖性,從古至今都是製衣的重要原料。

  絲綢的細膩,源自種桑養蠶繅絲的精細勞作。

  日落時分,在廣西河池市環江縣大才鄉的南大門種植桑蠶專業合作社內,小蠶房中一排排長方形架子整齊羅列,4齡前的蠶寶寶正在架子上安靜地享用嫩葉。在旁邊寬敞的大蠶房中,農戶韋朝東站在軌道車上麵均勻地鋪撒桑葉。這批蠶馬上要長到5齡,它們的身體柔軟而富有光澤。再過幾天,圓潤潔白的鮮繭就會結滿蔟架。

  在韋朝東小時候,他父母一年最多養五六批蠶。村民的種桑養蠶模式多為家養,有的甚至是人蠶混居。這種傳統模式不僅蠶病高,而且蠶繭質量良莠不齊。養蠶戶的經濟效益不高,一直製約著桑蠶產業的發展。

  為了更好地養蠶,在當地農業農村局的介紹下,韋朝東專門去農業學校學習,由此對蠶有了新的認識,開啟了規模化養殖之路。

  3齡前的小蠶抗病能力差,養不好就會帶來損失。為解決這個問題,廣西的農業技術人員推行分段養殖法,把從孵化到3齡之間的小蠶交由專業技術人員飼養,也就是實施小蠶共育技術。小蠶共育能夠控製蠶室溫濕度環境,統一消毒,有效預防蠶病,使蠶的生長發育更整齊,利於成批吐絲。

  通過培訓學習,韋朝東成了專業技術人員,他和村民組成桑蠶合作社,建造統一的蠶室,安裝通風降溫和消毒設備,與合社成員一起實行分段養蠶。

  “小蠶對技術和環境的要求都比較高。我們養蠶之前要進行兩消一洗,消毒兩次,清洗一次。每天早上喂食前20分鍾也要統一消毒。”韋朝東介紹,工作人員進入蠶房之前必須換上專業服裝,戴上手套和鞋套,消完毒後才可進入小蠶房。

  就這樣,在合作社的帶動下,環江縣由原來的散戶養蠶變成了集約化工廠養蠶。“原來一個人養100斤蠶繭,現在可以達到150斤。而且我們蠶繭非常優質,可以直接出口。”韋朝東說。

  蠶繭通過繅絲可變成蠶絲,進而製成華美的綾羅綢緞。但隻有優質的蠶絲才能變成絲綢,否則隻能做絹紡原料。想要繅出優質的蠶絲,就必須有更好的桑樹和家蠶品種。

  廣西與江蘇、浙江等蠶桑產業發達的東部省份都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非常適宜蠶桑養殖。那麼“東桑西移”後,可不可以把東部的桑樹和家蠶品種直接用在廣西呢?

  “‘東桑西移’前,江浙等地區培育了很多優質高產的家蠶品種,但是這些品種卻不適應廣西濕熱的氣候環境。”廣西蠶業技術推廣站技術推廣科科長藍必忠告訴記者,廣西近年來自主選育了很多家蠶和桑樹新品種。專家通過繁育、篩選、雜交,挑選出適合在廣西推廣的家蠶品種。

  目前創新研發取得較大突破,育成了“兩廣二號”“桂蠶5號”等24對優良家蠶新品種,自主選育的家蠶品種推廣應用量占全區98%以上。同時,育成“桂桑優12”“桂桑優62”等7個高產優質雜交桑樹品種,自主選育桑品種推廣種植麵積占全區的85%以上。

  有了合適的桑樹和家蠶新品種,加快了“東桑西移”在廣西實施的步伐,廣西種桑養蠶實現了質的飛躍。廣西蠶業技術推廣站通過品種、技術和生產模式集成創新,形成“亞熱帶蠶桑高產高質高效種養配套技術”,較好地解決高溫多濕導致蠶病高發、蠶繭質量不高、蠶桑生產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等突出問題,讓蠶桑產業走上規模化、專業化發展的道路。

  技術進步的不止廣西。近年來,在農業農村部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係的支持下,蠶桑產業新技術加快應用。各地通過培育蠶桑優良品種並研發配套技術,集成與推廣蠶桑規模化生產模式和配套技術,“十三五”期間蠶繭單產提高15%以上,畝桑產量提高20%左右,綜合勞動生產率提高20%—25%,綜合效益提高20%左右,顯著推動了蠶桑產業的優化升級。

  同時,各桑蠶主產區紮實推進蠶桑“三品一標”行動,建成一批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蠶桑基地,集成推廣立體種養、雜交桑高密栽培、飼料喂養等新模式新技術。建設50多個小蠶共育示範基地,生產效率比傳統模式提高3倍,每張蠶種純收入增加80%。

  從種桑養蠶到“立桑為業”——

  變的是思路,不變的是“絲路”

  隨著“東桑西移”的深入推進,我國蠶桑產業也邁向了新的發展格局。一產栽桑養蠶、二產繅絲製茶、三產倚桑興旅……如今,各地充分擴大蠶桑的價值,使其得以綜合利用。桑樹不僅僅是給家蠶食用,還實現了“接二連三”成群成鏈式融合發展。

  陽春四月,四川南充市桑樹枝繁葉茂,漫山遍野的桑葉染綠了群山。這裏的桑茶已經進入采摘期,桑農們也迎來了大批收獲,農戶修和芬滿心期待著腰包鼓起。

  “我在基地采摘桑茶每天賺的錢比在外高得多。”修和芬說,每年這個時節都是她最忙碌也是收入最高的時候。這段時間,她僅靠采鮮桑葉,就能掙到1萬元左右。

  “巴蜀人文勝地,秦漢絲錦名邦”,南充有3000多年的蠶桑曆史,被譽為“中國綢都”。近年來,南充市不僅發展蠶桑產業,還積極拓寬產業鏈條,發展桑茶、桑果等產業。

  在南充嘉陵區,當地堅持“立桑為業、多元發展、生態富民、開拓創新”的理念,規劃西河流域茶桑、嘉陵江流域蠶桑、深丘脊嶺地帶果桑三大板塊。目前已建成麵積10萬畝,帶動1.8萬名群眾實現增收,全區蠶桑絲紡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聚集度不斷提升、產業鏈條不斷延長。

  南充市嘉陵區龍蟠鎮的現代蠶桑農業科技產業園內,1000餘畝桑樹到了管護的旺季。工人們在園區內不停忙碌著。該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園區規劃建設3萬畝現代蠶桑農業科技產業園,預計年產2000餘噸優質幹繭原料,全麵夯實桑產業“底部”基礎。

  近年來,蠶桑產業處於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尤其自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係建設以來,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向仲懷為首,提出“立桑為業,多元發展”新策略,確立“生態型、多元化、高效益、可持續”的新目標,建立了全新的蠶桑產業技術體係。向仲懷表示,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以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係為主導,開始了新型蠶桑產業技術體係構建與推廣,其中桑基因組起到了強力的導向和推動作用,在傳統蠶桑產業基礎上湧現出了一批生態桑、飼料桑、果桑、茶桑等新業態。

  “立桑為業,多元發展”為脫貧攻堅做出了突出貢獻,在鄉村振興及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多地將桑蠶業作為特色和優勢重點產業來抓,不斷提升產業發展效率和經濟效益,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廣西通過提供養蠶專業化標準化生產服務,提高農戶養蠶積極性;四川製定保護性收購價格,保障農戶收益;雲南通過給予貸款、貼息支持以及加大技術幫扶、科技興農培訓力度等方式,讓蠶桑產業成為農民穩定增收的“綠色銀行”;陝西製定出台蠶繭保護收購價格政策和小蠶共育補助政策,有效帶動農戶就業增收。

  據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係首席科學家代方銀介紹,“十三五”期間,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係在92個原國家貧困縣開展了蠶桑產業精準扶貧工作,取得突出成效。其中,應用蠶品種累計示範200萬張,技術示範975萬張;桑品種示範110萬畝,技術示範426萬畝;桑園改造67萬畝;養蠶大棚改造300萬平方米;建設示範基地400個,增效30億元。發展蠶桑產業支撐23.6萬戶、80餘萬人按期脫貧。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桑蠶繭產量68萬噸,其中廣西、四川、雲南、貴州四省區蠶繭產量53.8萬噸,占全國79%。蠶繭價格回升,主產區春繭價格每公斤50—54元,較上年提高近1倍。

  桑蠶業這條綿延數千年的“絲路”,而今越走越寬,風景更好。

  從傳統產業到“植桑就是種糧”——

  變的是發展理念,不變的是初心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樹立大食物觀”,這意味著我們要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既要向耕地要糧食,又要向整個國土資源拓展,從傳統農作物和畜禽資源向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向林、草、水等要食物,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推動食物供給由單一生產向多元供給轉變。

  在2021年9月於北京舉辦的第二屆桑蠶經濟論壇上,諸多參會的桑蠶領域專家表示,從一定意義上講,植桑就是種糧,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讓畜禽更多地吃上“中國糧”越來越重要。不僅要把糧食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裏,也要把畜禽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裏。肉蛋奶的有效供給直接關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原農業部黨組成員、中央紀委駐原農業部紀檢組組長朱保成也在論壇上提出,要厘清糧食安全與國家安全、食物安全、飼料安全、生態安全的關係,樹立大糧食觀和大食物觀,培育飼料桑生態產業鏈,拓展飼用植物蛋白質來源,通過替代飼料糧確保糧安天下。

  桑樹具備生態、經濟、藥用、飼用和文化價值,也是解決我國飼料糧供給和替代的理想品種。據向仲懷介紹,桑的蛋白質含量高、營養豐富、功能活性物質強大,在健康養殖中有著特殊作用。他希望畜牧界在桑飼料的營養價值和加工應用以及配方研發方麵發揮主導作用,推進桑飼料部分替代大豆粕。

  按照向仲懷測算,如果將大豆粕在飼料中的比重由現今30%降至27%,這3個百分點就可以減少豆粕用量1100萬噸,折合大豆約1400萬噸。他認為緩解進口大豆的壓力可以作為桑飼料現階段的研究目標。

  中國品牌建設絲綢桑蠶品牌集群的相關專家認為,飼料糧長期依賴大量進口,必然存在著很大的風險。那麼,如何解決飼料糧不與主糧爭地的問題呢?具有抗寒、抗旱、抗鹽堿適應性,易成活且壽命長的桑樹幾乎是不二選擇。據了解,桑樹在我國的種植分布極廣,東北至西南各省區、西北直至新疆均可種植,無論是高山坡地還是沙漠鹽堿地均能成活。在內蒙古、新疆、甘肅、廣西、寧夏、雲南等省區,綜合利用荒漠化治理、尾礦修複、鹽堿地、邊際土地及農光互補綜合項目規模化栽種飼料桑,不與農田爭地、不與牲畜爭糧,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意見中就明確提出,開發利用飼料桑等新飼草資源,調整優化飼料配方結構,促進玉米、豆粕減量替代;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等六部門製定的《蠶桑絲綢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出,加快桑葉、桑果、桑枝開發,培育一批食品、茶、飲料、酒、食用菌、飼料等領域的骨幹企業;《“十四五”全國畜牧獸醫行業發展規劃》亦提出,因地製宜開發利用雜交構樹、飼料桑等區域特色飼草資源,加快建設現代飼草生產、加工、流通體係,優質飼草自給率達到80%以上。

  “今年,我們堅持立桑為業、多元開發,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桑蠶絲綢產業高質量發展,著力構建科技成果轉化平台和金融賦能體製機製,打造示範基地和可複製可推廣模式,培育新時代桑蠶產業核心競爭力和桑蠶特色民族品牌。”中國蠶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品牌建設絲綢桑蠶品牌集群執行主席李龍說。

  記者了解到,今年農業農村部將加強規劃引領和科技支撐,推進蠶桑產業提質增效。指導各地立足資源稟賦科學規劃本地區蠶桑產業發展,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加快蠶桑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鼓勵發展蠶桑生產社會化服務。同時,引導桑藥、桑菜、桑薯立體種植,示範推廣桑飼料、桑食品等綜合利用新模式,推動蠶桑文旅融合發展,延伸產業鏈條。

  3月植桑季節,在貴州劍河縣敏洞鄉溝洞村坡上坎邊,村民們忙著砍草除雜、挖穴整地。“蠶桑產業投資少、見效快,現在種植兩三年就能看見成效,既能推進農村產業興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又能改善生態環境綠色發展。”溝洞村鄉村振興第一書記全宏材笑著說道。

  4月15日,正值第七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中國品牌建設絲綢桑蠶品牌集群在京工作人員來到京郊的農業農村部綠化基地,揮鍬鏟土、扶苗壅土、提水澆灌……近百株桑樹等樹苗在基地“安家落戶”。

  “桑樹生葉青複青,知君顏色還如故”,種桑養蠶的曆史如絲一般綿長,這根絲,折射出蠶農不畏艱辛精耕細作的匠心,也折射出蠶桑業曆久彌新五光十色的變化。不論如何變遷,編織美好生活的初衷不變,追尋民族複興夢想的初心依然,延續燦爛文明的使命不移。

AAA57865ERT34GSD